拉倒底部可以下载安卓APP,不怕网址被屏蔽了
APP网址部分手机无法打开,可以chrome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
25-04-27
第十五章 雪落尸横疑窦生
雪落无声,满山遍野铺满寂静。从客栈二楼望出去,藏青的山林上边已经覆盖一层厚重的白。推开窗户的时候冷风灌进屋子,教人忍不住咳嗽起来。衡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纪念——首先是咳嗽的毛病,其次是一截小指永远没了知觉。
探出脑袋左右看看,阿莲在屋檐上清出一片地方,正坐在脊兽旁看雪,白裙拖曳在乌黑的瓦上。小厮送来的热水还在桶里,我舀起一瓢漱嘴,把水吐出窗外:“吃早饭了。”
阿莲点点头,伸手扳住屋檐一角,翻转身子落进屋内,抓起床上的棕色布条,一圈一圈绕在眼睛上。我等她收拾好了,便牵起她的手腕,一同走下楼梯。
离开南境半月,路一天比一天难走。风雪来地极骤烈,随着背后衡江震天响的涛声慢慢低落下去,温度在一周之内下降到滴水成冰的地步。到了青亭镇,终于没办法再走下去。好在宋颜给的盘缠不少,足够我和阿莲在客栈住上许久。出了南境耳目众多,阿莲又不复当初那样强大——噬心功修复伤势所损耗的尽是她的元气,她的师父再也不能神仙一般从天而降。于是她便扮作盲女,反正不用眼睛也一样看得清楚。
木梯吱呀,我拉着阿莲下楼,感觉今天的客栈格外喧闹。门外有马的喘息,酒柜前则立着灰蓬蓬一片蓝影。掌柜使唤小二搬出凳子来,脸上不住赔笑。
“十方剑宗。”阿莲凑近我耳边道。我想起宋颜提过她和十方剑宗的恩怨,便牵着她去到厅堂的角落,点了米粥、包子和酒。小二忙不迭把一众人安排坐下,迟了片刻才把粥饭端来。我接过木盘,顺手往他手里塞了几枚铜板:“今天这是怎么回事?”
“别提了。这帮人骑着马大摇大摆就从青亭关闯进来,前两天雪崩就是他们闹的。”小厮一边咧嘴一边擦汗:“十方剑宗不知道犯了什么毛病,一心要往南境去。那边龙潮还没停,不到开春,船都走不过去,他们顶多在江边干瞪眼。”
“是么。”我还在思考,那边十方剑宗里已响起更大声的吆喝。小厮连忙放下毛巾,三步并作两步赶过去。桌旁一个中年男人把手伸出去,却是抓着一把碎银:“取酒来,你也和我们一起坐。”
小厮睁大了眼,一边作揖一边接过碎银,诚惶诚恐抱出两大坛酒,拍开泥封,闻起来是比我们这桌上的强多了。我撇撇嘴,把板凳朝阿莲挪去。她不做声,悄悄伸手指着一旁的酒壶。
“这样真能好喝?”我挠挠脑袋,还是拿起酒壶往她的粥里浇了一注。阿莲装做个十足的瞎子,摸索着拿到木勺,用喝粥掩饰轻声细语。她的听力比我强得多了,一句一句转述下来,倒也能把那男人的话知道个大概。
“南境龙潮前似乎闹出了些事,你可知道些?”
“青亭镇离衡川虽近,终究隔着一条衡江。那边的事,小的也不甚清楚,大人不可听信街坊谣传啊。”小厮规规矩矩答道。
“坊间传言只图一笑,但事出有因,不会全然空穴来风。我听说衡川出了个妖怪,打得天翻地覆,还有条鱼龙在城里堂堂飞上天?”
“这些都是传闻而已。”我仿佛能看到小厮额前又渗出汗来:“里正说过,宋侯禁止坊间胡编,这些话大人不必在意。”
“你们这里不属衡川管辖吧?怎么说个话还要小心翼翼。”
“说是这么说,但区区一江之隔,宋侯发话,我们也不敢不听啊。”
“知道了。”男人话锋一转:“你在这儿,天天旅客如织,可有什么怪人么?”
“……是有。”小厮隔了片刻才回话:“入冬前有位女侠骑一匹红马过关,听人说像是六扇门的林远杨林大人。”
“这样啊。六扇门嫉恶如仇,我十方剑宗也是佩服万分。你且去取些饭菜来,要好的。”男人摆了摆手。
他身旁坐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子,一直佝偻着背不做声。见小厮离席,才沉沉开口。他声音压得极低,阿莲也听不真切,只好断断续续复述:“……那人,想必姓沈的也有动静。”
“之前听闻她在衡川里外大闹一番,身旁还跟着别人,大约有几分可信。”
小厮一桌桌送上饭菜,两人的对话戛然而止。扭头一看,阿莲说话并不耽误吃饭,一会儿功夫竟把稀粥一扫而空。我的粥已经凉掉,只好就着包子慢慢下咽。可直到我也吃完,十方剑宗的人还是没有起身的意思。
料到有几分麻烦,我索性带着阿莲往门外走。手还没碰到门环,背后却传来那男人的声音:“兄弟,这么大的雪,出门是为何事啊?”
“出门人有几个怕这点雪?在屋里闲着也是闲着。”我回头笑道,头一次正眼打量这个男人。他一身灰蓝布袍,式样简约利索,坐的也落落大方。这人已接近中年,黑发依然绑得整齐,眼角的皱纹显示出阅历和隐隐的疲惫。袖口垂落一截,露出腕子上手掌形状的疤。
“兄弟确实是潇洒之辈,可带着身旁这小姐,多少有些不知怜香惜玉啊。”男人笑道。
“别看我妹妹瞎,身子骨也强健的很。听说这镇上也有名医,我们看看能不能治她的眼。”阿莲朝前走两步,险些撞到另一位客人的桌子。我把她拉的更近些,一手推开屋门。男人不以为意,举举手里的酒杯:“祝你好运。”
“多谢。”我在身后带上门,心里依然惊疑不定。
“他知道我们在听。”阿莲用手指在我掌心勾画字迹。
啧,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。我叹口气,在雪地里艰难挪动脚步。
两旁的山都高峻,缺口处正好容纳一座青亭镇。这里产酒,住户不多不少,整座镇上只有两条路,一条连接山上山下的隘口,一条斜斜刺进山林,是猎户常走的路。往里走出约莫一刻钟,便能见到一座林间的八角亭。此时雪压了青瓦,已看不出本来的颜色。
山路上有一条尚未被风雪抚平的足迹,往前看去,里正已经到了。这是个胖胖的中年男人,留着一撇八字胡。一个小巧的铁笼放在长椅上,里面几只雪白的信鸽正蹦蹦跳跳。
见我们进到亭子,里正便转过身来:“今天有信要送吗?”
“没有。”我拍掉脑袋上的雪:“隘口什么情况?”
“早知道我就不带鸟了……”里正嘟嘟囔囔:“还在清扫,但雪下得太大,约莫得个四五天。”
“这么久?”
“都怪那群剑宗弟子。”他脸上显出几分愤怒:“一群人都骑马,声音震天响,这么入关真是不要命了。”
“还是不要得罪剑宗的好。”我拍拍他的肩膀:“明天有信要送,还在这儿见面吧。”十方剑宗匆匆赶往南境,告知宋颜一声总说不上多余。
“那我又得带鸟过来。”里正有些懊恼:“哪怕下着雪,镇子里也还是人多眼杂。”
他偷眼看看阿莲:“二位还是注意些好。”
“只怕麻烦自己会找上门来。”我耸肩道。
“多嘴问一句,南境到底出了什么事?”里正犹豫片刻,还是开口询问。
“宋浦成大人死了,现在的宋侯是原来的宋颜公主。”我叹口气:“总之我们作为使者,得迅速赶往北方,这事耽搁不得,也泄露不得,知道了吗?”
“是是。”里正赔着笑,像是忽然想起什么,伸手到怀里掏出一张文书:“两位的文牒已制好了,从此地到汤州,应当一路无虞。”
“多谢。”我把那张价值千金的薄纸收好:“你去吧。”
“诶。”里正提起鸽笼,用一张厚重的毯子裹住脖颈和脑袋,跌跌撞撞下山去了。我又忍不住咳嗽,便在长椅上坐下:
“剑宗那几人,你认得吗?”
“为首之人名为陆平,堪称剑宗的中流砥柱。另一人面生,大约是某个被藏起来的老不死。”阿莲并不坐下。
我想听她说更多话,却迟迟等不到下文,忍不住伸手去握她的手腕:“还有其他的吗?”
“其他的?”隔着布条,阿莲的眼神仿佛透出几分疑惑:“剑宗被我杀破了胆,还没林远杨追得紧。他们从着朝廷,近些年壮大得很,许多人我都不认识。”
“好吧。”我拉了又拉,阿莲终于在我身边坐下:“他说文牒能到汤州。”
“汤州以北便是中原,到那儿就算是到了皇帝脚下,离晟都不远了。”阿莲把一缕头发夹在耳后。
“你家……你住的地方呢?”我拨弄着她的手指,想起阿莲本来就是南境人。
“更北,已经可以算是边关。”阿莲道:“我老家不过是个小村子,已经被人烧了。”
“你来这一趟,有回去看看吗?”我随口一问,说完才发觉不礼貌。
“我找不到那里了。想必已变成田地。”她依然平静。
“从这里看风景不错。”我拍拍她的小臂,伸手到她颈后解开布条。阿莲低倾着头任我施为,布条脱落,露出她被压得有些发红的眼眶。
青亭地势很好,视野一览无余。镇子变成雪地里几个冒烟的黑点,南面下山的隘口耸立如门。弯弯绕绕的山路渐趋平缓,辽阔的衡江几乎替代了地平线。阿莲扭头看着,呼吸好轻好轻。若不是睫毛和发丝在颤动,几乎像是一尊孤寂的石佛。我想去搂她的腰,又怕破坏了这一刻的美好,也就这么侧身坐着:
“等到你治好,我陪你再回来找家。”
阿莲张了张嘴,最后只是吐出一个浅淡的音节:“好。”
再往山下走时,已看不到我们上山的脚印。临近中午,雪小了一些,路更加好走。然而路途还有一半,阿莲忽然猛地一抓我的手腕:“不对。”
“什么?”我一头雾水。
“就是不对。”阿莲抿紧了嘴唇,忽然加快了速度。我无可奈何,只好也跟着一路小跑。沿山路走出半刻钟,阿莲便刹住脚步。我沿她的视线看去,眉心顿时一痛。
里正挂在路边伸出的树枝上,已经死去多时了。他还睁着眼,鸽笼歪倒在地上,原本活蹦乱跳的鸟被踩成几团血泥。粗壮树枝横贯他的脖颈,连同毛毯一齐刺穿。天寒地冻之下,涌出的血已不再滴落,在半空凝结成尖锐而猩红的刺。像是我们的到来惊扰了死者,那截树枝慢慢低垂下去。里正沉重的身躯顺着往下滑去,已经冷凝的血肉与树皮摩擦发出令人心悸的“嚓嚓”声。
“砰!”他轰然落地,溅起一片雪尘。
“这镇子里还有别人。”阿莲说着,把我拽近三分。
白发苍苍的捕头艰难摘下毡帽,伏在地上一边查看尸首,一边悲哀地嘟嘟囔囔。
本章未完,点击[ 数字分页 ]继续阅读-->>【1】【2】
最新章节请访问https://m.diyibanzhu.rest
雪落无声,满山遍野铺满寂静。从客栈二楼望出去,藏青的山林上边已经覆盖一层厚重的白。推开窗户的时候冷风灌进屋子,教人忍不住咳嗽起来。衡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纪念——首先是咳嗽的毛病,其次是一截小指永远没了知觉。
探出脑袋左右看看,阿莲在屋檐上清出一片地方,正坐在脊兽旁看雪,白裙拖曳在乌黑的瓦上。小厮送来的热水还在桶里,我舀起一瓢漱嘴,把水吐出窗外:“吃早饭了。”
阿莲点点头,伸手扳住屋檐一角,翻转身子落进屋内,抓起床上的棕色布条,一圈一圈绕在眼睛上。我等她收拾好了,便牵起她的手腕,一同走下楼梯。
离开南境半月,路一天比一天难走。风雪来地极骤烈,随着背后衡江震天响的涛声慢慢低落下去,温度在一周之内下降到滴水成冰的地步。到了青亭镇,终于没办法再走下去。好在宋颜给的盘缠不少,足够我和阿莲在客栈住上许久。出了南境耳目众多,阿莲又不复当初那样强大——噬心功修复伤势所损耗的尽是她的元气,她的师父再也不能神仙一般从天而降。于是她便扮作盲女,反正不用眼睛也一样看得清楚。
木梯吱呀,我拉着阿莲下楼,感觉今天的客栈格外喧闹。门外有马的喘息,酒柜前则立着灰蓬蓬一片蓝影。掌柜使唤小二搬出凳子来,脸上不住赔笑。
“十方剑宗。”阿莲凑近我耳边道。我想起宋颜提过她和十方剑宗的恩怨,便牵着她去到厅堂的角落,点了米粥、包子和酒。小二忙不迭把一众人安排坐下,迟了片刻才把粥饭端来。我接过木盘,顺手往他手里塞了几枚铜板:“今天这是怎么回事?”
“别提了。这帮人骑着马大摇大摆就从青亭关闯进来,前两天雪崩就是他们闹的。”小厮一边咧嘴一边擦汗:“十方剑宗不知道犯了什么毛病,一心要往南境去。那边龙潮还没停,不到开春,船都走不过去,他们顶多在江边干瞪眼。”
“是么。”我还在思考,那边十方剑宗里已响起更大声的吆喝。小厮连忙放下毛巾,三步并作两步赶过去。桌旁一个中年男人把手伸出去,却是抓着一把碎银:“取酒来,你也和我们一起坐。”
小厮睁大了眼,一边作揖一边接过碎银,诚惶诚恐抱出两大坛酒,拍开泥封,闻起来是比我们这桌上的强多了。我撇撇嘴,把板凳朝阿莲挪去。她不做声,悄悄伸手指着一旁的酒壶。
“这样真能好喝?”我挠挠脑袋,还是拿起酒壶往她的粥里浇了一注。阿莲装做个十足的瞎子,摸索着拿到木勺,用喝粥掩饰轻声细语。她的听力比我强得多了,一句一句转述下来,倒也能把那男人的话知道个大概。
“南境龙潮前似乎闹出了些事,你可知道些?”
“青亭镇离衡川虽近,终究隔着一条衡江。那边的事,小的也不甚清楚,大人不可听信街坊谣传啊。”小厮规规矩矩答道。
“坊间传言只图一笑,但事出有因,不会全然空穴来风。我听说衡川出了个妖怪,打得天翻地覆,还有条鱼龙在城里堂堂飞上天?”
“这些都是传闻而已。”我仿佛能看到小厮额前又渗出汗来:“里正说过,宋侯禁止坊间胡编,这些话大人不必在意。”
“你们这里不属衡川管辖吧?怎么说个话还要小心翼翼。”
“说是这么说,但区区一江之隔,宋侯发话,我们也不敢不听啊。”
“知道了。”男人话锋一转:“你在这儿,天天旅客如织,可有什么怪人么?”
“……是有。”小厮隔了片刻才回话:“入冬前有位女侠骑一匹红马过关,听人说像是六扇门的林远杨林大人。”
“这样啊。六扇门嫉恶如仇,我十方剑宗也是佩服万分。你且去取些饭菜来,要好的。”男人摆了摆手。
他身旁坐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子,一直佝偻着背不做声。见小厮离席,才沉沉开口。他声音压得极低,阿莲也听不真切,只好断断续续复述:“……那人,想必姓沈的也有动静。”
“之前听闻她在衡川里外大闹一番,身旁还跟着别人,大约有几分可信。”
小厮一桌桌送上饭菜,两人的对话戛然而止。扭头一看,阿莲说话并不耽误吃饭,一会儿功夫竟把稀粥一扫而空。我的粥已经凉掉,只好就着包子慢慢下咽。可直到我也吃完,十方剑宗的人还是没有起身的意思。
料到有几分麻烦,我索性带着阿莲往门外走。手还没碰到门环,背后却传来那男人的声音:“兄弟,这么大的雪,出门是为何事啊?”
“出门人有几个怕这点雪?在屋里闲着也是闲着。”我回头笑道,头一次正眼打量这个男人。他一身灰蓝布袍,式样简约利索,坐的也落落大方。这人已接近中年,黑发依然绑得整齐,眼角的皱纹显示出阅历和隐隐的疲惫。袖口垂落一截,露出腕子上手掌形状的疤。
“兄弟确实是潇洒之辈,可带着身旁这小姐,多少有些不知怜香惜玉啊。”男人笑道。
“别看我妹妹瞎,身子骨也强健的很。听说这镇上也有名医,我们看看能不能治她的眼。”阿莲朝前走两步,险些撞到另一位客人的桌子。我把她拉的更近些,一手推开屋门。男人不以为意,举举手里的酒杯:“祝你好运。”
“多谢。”我在身后带上门,心里依然惊疑不定。
“他知道我们在听。”阿莲用手指在我掌心勾画字迹。
啧,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。我叹口气,在雪地里艰难挪动脚步。
两旁的山都高峻,缺口处正好容纳一座青亭镇。这里产酒,住户不多不少,整座镇上只有两条路,一条连接山上山下的隘口,一条斜斜刺进山林,是猎户常走的路。往里走出约莫一刻钟,便能见到一座林间的八角亭。此时雪压了青瓦,已看不出本来的颜色。
山路上有一条尚未被风雪抚平的足迹,往前看去,里正已经到了。这是个胖胖的中年男人,留着一撇八字胡。一个小巧的铁笼放在长椅上,里面几只雪白的信鸽正蹦蹦跳跳。
见我们进到亭子,里正便转过身来:“今天有信要送吗?”
“没有。”我拍掉脑袋上的雪:“隘口什么情况?”
“早知道我就不带鸟了……”里正嘟嘟囔囔:“还在清扫,但雪下得太大,约莫得个四五天。”
“这么久?”
“都怪那群剑宗弟子。”他脸上显出几分愤怒:“一群人都骑马,声音震天响,这么入关真是不要命了。”
“还是不要得罪剑宗的好。”我拍拍他的肩膀:“明天有信要送,还在这儿见面吧。”十方剑宗匆匆赶往南境,告知宋颜一声总说不上多余。
“那我又得带鸟过来。”里正有些懊恼:“哪怕下着雪,镇子里也还是人多眼杂。”
他偷眼看看阿莲:“二位还是注意些好。”
“只怕麻烦自己会找上门来。”我耸肩道。
“多嘴问一句,南境到底出了什么事?”里正犹豫片刻,还是开口询问。
“宋浦成大人死了,现在的宋侯是原来的宋颜公主。”我叹口气:“总之我们作为使者,得迅速赶往北方,这事耽搁不得,也泄露不得,知道了吗?”
“是是。”里正赔着笑,像是忽然想起什么,伸手到怀里掏出一张文书:“两位的文牒已制好了,从此地到汤州,应当一路无虞。”
“多谢。”我把那张价值千金的薄纸收好:“你去吧。”
“诶。”里正提起鸽笼,用一张厚重的毯子裹住脖颈和脑袋,跌跌撞撞下山去了。我又忍不住咳嗽,便在长椅上坐下:
“剑宗那几人,你认得吗?”
“为首之人名为陆平,堪称剑宗的中流砥柱。另一人面生,大约是某个被藏起来的老不死。”阿莲并不坐下。
我想听她说更多话,却迟迟等不到下文,忍不住伸手去握她的手腕:“还有其他的吗?”
“其他的?”隔着布条,阿莲的眼神仿佛透出几分疑惑:“剑宗被我杀破了胆,还没林远杨追得紧。他们从着朝廷,近些年壮大得很,许多人我都不认识。”
“好吧。”我拉了又拉,阿莲终于在我身边坐下:“他说文牒能到汤州。”
“汤州以北便是中原,到那儿就算是到了皇帝脚下,离晟都不远了。”阿莲把一缕头发夹在耳后。
“你家……你住的地方呢?”我拨弄着她的手指,想起阿莲本来就是南境人。
“更北,已经可以算是边关。”阿莲道:“我老家不过是个小村子,已经被人烧了。”
“你来这一趟,有回去看看吗?”我随口一问,说完才发觉不礼貌。
“我找不到那里了。想必已变成田地。”她依然平静。
“从这里看风景不错。”我拍拍她的小臂,伸手到她颈后解开布条。阿莲低倾着头任我施为,布条脱落,露出她被压得有些发红的眼眶。
青亭地势很好,视野一览无余。镇子变成雪地里几个冒烟的黑点,南面下山的隘口耸立如门。弯弯绕绕的山路渐趋平缓,辽阔的衡江几乎替代了地平线。阿莲扭头看着,呼吸好轻好轻。若不是睫毛和发丝在颤动,几乎像是一尊孤寂的石佛。我想去搂她的腰,又怕破坏了这一刻的美好,也就这么侧身坐着:
“等到你治好,我陪你再回来找家。”
阿莲张了张嘴,最后只是吐出一个浅淡的音节:“好。”
再往山下走时,已看不到我们上山的脚印。临近中午,雪小了一些,路更加好走。然而路途还有一半,阿莲忽然猛地一抓我的手腕:“不对。”
“什么?”我一头雾水。
“就是不对。”阿莲抿紧了嘴唇,忽然加快了速度。我无可奈何,只好也跟着一路小跑。沿山路走出半刻钟,阿莲便刹住脚步。我沿她的视线看去,眉心顿时一痛。
里正挂在路边伸出的树枝上,已经死去多时了。他还睁着眼,鸽笼歪倒在地上,原本活蹦乱跳的鸟被踩成几团血泥。粗壮树枝横贯他的脖颈,连同毛毯一齐刺穿。天寒地冻之下,涌出的血已不再滴落,在半空凝结成尖锐而猩红的刺。像是我们的到来惊扰了死者,那截树枝慢慢低垂下去。里正沉重的身躯顺着往下滑去,已经冷凝的血肉与树皮摩擦发出令人心悸的“嚓嚓”声。
“砰!”他轰然落地,溅起一片雪尘。
“这镇子里还有别人。”阿莲说着,把我拽近三分。
白发苍苍的捕头艰难摘下毡帽,伏在地上一边查看尸首,一边悲哀地嘟嘟囔囔。
本章未完,点击[ 数字分页 ]继续阅读-->>